微信公众号“有意思吧”,关注与我们一起发现有趣世界!
最近在读《中国在梁庄》,结合离开故土以及到各地游玩下乡的经历有不少感触。
作者梁鸿以女性的视角,聚焦于村庄中鲜活的个体,讲述梁庄这个独特又普遍的乡村故事。梁庄是作者梁鸿的家乡,偏居在中国河南的一隅。我不难理解她为什么带着研究乡土关系的目的回到村庄,却忍不住使用大段大段的抒情。眼看着记忆中美好的有机体,承载着灵魂的家乡变得面目全非,总是忍不住悲从中来的。
只不过,即使是透过的是作者含着泪水的朦胧的双眼,我们仍然然能看到中国平原上一个普通的村庄,是如何诞生、繁荣和逐渐衰落的。如果说费效通的《乡土中国》是以一种全面的、历史的、审视的眼光看这广袤土地上的芸芸众生,那么《中国在梁庄》就是以一种具体的、当下的、自下而上的观察反思我们的乡村生活,自哪儿来,到哪儿去。
那些自由自在的,散发光芒的村庄仿佛只存在于记忆。一切贫穷、寒冷、孤寂都肆无忌惮地披上柔光。只有用一种适当的距离,旁观的态度,这般面目才会浮现。太远了,想不起,太近了,想不到。
当梁鸿踏上回乡的列车,兴奋与害怕的情绪交织并存。我想起自己有一年回我父亲的老家,那里是我出生的地方,即使我只很小便跟随父母去了南方,十几年的空白再回到故土,仍然有一股奇异的力量牵引着我的思绪。
坐在大巴车上,路边秀挺的水杉不断向后奔去,脑海深处关于目的地的印象不断奔涌而出,蜿蜒漫长的乡间曲径,去集市必要经过的摆渡船,收音机传来的又吵闹又令人安心的淮戏,这些是记忆还是我的想象,这真的是从夜哭郎的脑海中自己诞生的吗?那里真的是这样吗?她还是独立而自然地存在着吗?
那种期待又犹豫的心情,仿佛千里迢迢去完成一场郑重其事的告白。只是到了面前凑近了看又是另一回事了。
梁庄标准得几乎是中国村庄的样板,紧跟时代变化的局势,靠家族维系的场域,被忽略的边缘人。每一个村庄原本是个有机体,是有自己的运作机制的。梁庄的大家族,韩家、梁家、王家,有的擅长读书、有的擅长政治、有的人丁兴旺。大的家族的人总能通过各个层面的亲戚关系推出较大的空间。而小家族的人,会自然地受到很多局限。就像《乡土中国》中所说的一样,乡村是差序格局,大家不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像水的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出去。
只是这种机制正在同时遭受内外部的伤害。
房子与人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作者梁鸿通过父亲、邻居、村干部等人的口述,记录一个个真实发生的故事,这些事太鲜明又太普遍,以至于将他们一五一十地摊在台面上时,甚至有些鲜血淋漓。我们只是看那些房子的变化,也能强烈感受到他们生命的起伏与震动。
路边的漂亮房子早已换了主人,原先的主人已经搬出了村庄,现在的主人则是留在村里经济条件较好的人,情况差一点的也早就盖了自己的新房,而早年间妻离子散的人房屋破败人也不知去了何处。虽然新房变多,人却在变少,随处可见的废墟和荒草,村庄正在触目惊心地衰老。
现在整个中国像是在现代化道路上狂奔的巨人,而村庄是他穿在身上的外套,在不顾荆棘奔跑的路上,那外套就不可避免地被撕开一道道口子。在书中,梁鸿讲到一条将两个临近村子隔绝的高速公路,一开始村民们对这条公路不以为意,上面人、驴子、三轮车、汽车混杂,逆行的横穿的都有,机智的村民甚至将路两边的铁丝网撕开口子方便行走,终于有一天,高速公路上还是只剩下疾驰而过的汽车。
我们带着城市的思维,理所当然地认为高速公路上就不应该有那些“不守规矩的人”,就不应该被破坏。其实我们意识到,在这里,这条公路才是破坏原有秩序的“外来者”。村民们原本也只是用村庄的规则去对待它。只不过后来村民被这条公路所代表的城市规则教育了。原本互相依存两个村子,村民绕个弯子就能到,只因为这条飞来的高速路,瞬间被隔绝成了两个世界。这条公路就像是一道伤痕,这是交换地的代价。
我也喜欢去一些人迹罕至的村庄我也喜欢那些被保存完好的文化,我由衷地不希望这份寂静和美好被破坏。可是我也看到他们并不宽裕的生活,甚至是还要在贫困线上挣扎的事实。
我问自己,我这样的想法,和那时候希望清政府永远闭关锁国的洋人又有什么不同呢?你们剪了鞭子穿上西装,就不再有趣了。书中有一个小的细节,作者的父亲非常喜欢将辣椒干磨成粉洒在饭里,而梁庄有很多老人都这样做,父亲不是喜欢吃辣养成这种习惯,是因为艰苦时期没有菜靠辣椒才能下饭。“很多风俗只是因为贫穷。”
因为我是观赏者,我不是他们,所以我自然而然地诞生这样自私的想法。事实上,我们要做的并不是抛弃一切也不是留住一切。我想要,做一个温和的改良派。
本文原始链接:http://www.u148.net/article/142655.html
from 有意思吧 https://ift.tt/2HanNaR
via
IFTTT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