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0日星期六

亂世生存指南(12)避難所、鄉下小屋選址須知與技巧圖

作者:
南洋富商

鄉下小屋示意圖。(網路圖片)

來源:人民報,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1、房子必須有水源

買房是大多數人最大的購物投資。通過買房發財,或者在擁有房子以獲得某些身份待遇,是主流人群的思維方式。
在別處有一間房子,遇到災禍時可以避難,則是生存主義者的思維。這樣的房子不求它豪華,不求它漲值,更不在乎是否學區房,只希望充當一下臨時的避難所。

無論你住在市區大房子,還是住在鄉間避難所,有一點是最重要的:房子邊上要有水源。

家裡都有一條管,但是那不叫水源。比如烏克蘭的馬里烏波爾,3月5日就開始斷水了。

若是有一天瘟疫大傳染,自來水廠的人集體陽性,都被抓到方艙了,你家還會有水嗎?

若是遇到戰爭,炸了供水的水庫,所有依靠這個水庫的自來水都沒了。當然,炸水庫有時候是為了製造洪水,比如二戰英軍炸了魯爾幾個大壩,淹沒整個魯爾工業區。

若是毀了電力,自來水廠也就沒法工作了,馬上沒水。烏克蘭大多數城市還有自來水,是因為俄羅斯設備落後,還得依靠烏克蘭的電力和通訊。而美軍無論在科索沃,還是伊拉克,一旦開始行動,就是用石墨炸彈毀了電力,轉眼就沒了電。

所以,買房要選有水源的。無論是一條河流,小溪,運河,湖泊,甚至一眼泉水,都可以為你提供源源不斷的水。

即便水不那麼清澈乾淨,也不要緊,水可以凈化。關鍵是得有足量的隨時可以拿到的水。

逐水而居,是自古以來人類的基本原則,人類文明都是沿著河流發展的。傳統的邨落總是建在水邊。你若在老家舊邨里有一個房子,這樣的邨子就是有水源的。

老家的舊房不要輕易廢棄,稍加收拾一下讓自己可以住,屯一些必要的生活資料和可以經久保存的食品,那就是一個不錯的避難所。

對於水源需要注意的一點是:若是河流上游有不那麼靠譜的大水庫,一旦塌方,就會很危險。所以這時候不要距離河邊太近。

2、不會被核平的地方,也不容易被封城

「避難所」經常會被某些人誇張為神奇的東西,比如某些人談起「避難所」就是某種防的地下大工程,以及囤積大量武器彈藥的的堅固堡壘,這是誤導人的。

避難所就是可以躲避災區生活困境的另一處地方。比如說封城前,你回到老家鄉下的破爛祖屋,那就是你的時代的避難所。

有些時候避難所的位置或許很特別。比如溫州企業家慕容逸先生的工廠在台州,他聽說溫州小區即將被封,就立即逃出去住在外面,避免自己被封在小區無法運營工廠以及和客戶談生意。最終他選了溫州和台州之間的高速公路邊上的一個山間的特殊地點,搭建一個帳篷做避難所——這地方被封的概率實在太低了。無論溫州封城還是台州封城,他都可以遊刃有餘。

核戰爭目前只是一個普京嘴裏的核訛詐,一些國外金融機構對核大戰發生的概率估算為1%,據說剛剛沉沒的莫斯科號上就有二個核彈,直到莫斯科號沉入海底,核彈也沒發射出去。以目前俄羅斯和北約、的科技實力對比,大多數核彈會被攔截在俄羅斯本土。

核大戰並沒有那麼可怕。只要你不是住在大城市的重要地帶,周邊沒有軍事基地和指揮所、軍工廠、交通樞紐之類的地方,距離這些地點有個幾十公里,大體上不會被轟炸。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模擬顯示:一旦核大戰發生,會死掉幾億人但是大多數集中在俄羅斯、美國。

你若生活在中國,或許還不需要擔心核大戰。你最需要逃避的依然是疫情帶來的困境。如果你不願意時刻像今日的上海人那樣被封在家裡無法出門,不願你的工作、生活遭受影向,就得遠離大城市,住到不容易爆發疫情的偏遠地區。一個基本原則是:住在人少又不是交通要道的縣城。一個縣若只有十萬人口,它被封的概率就只有上海的三十分之一。你若是住在雲和、遂昌這些偏僻山區縣,被封的概率就會遠小於崑山這種蘇滬之間的交通要道。

若是住在綿延群山中的縣城,不僅不容易因為新冠封城,基本上也不需要擔心核武器——因為城鎮還沒核武器貴。所以從某種角度說,防核大戰的庇護所,也是防疫情封鎖的庇護所。

但是很遺憾,沒有幾個人願意住在這些山區。大城市的吸引力太大了。但是大城市不僅吸引人群,也吸引疫情、甚至吸引核武器。

3、要容易逃跑躲藏

最難逃跑躲藏的地方,是大城市裡密集的小區。門口有保安,圍牆上有防盜網,還有無所不在的監控。上海某些地區還在小區單元里強行推廣人臉識別,你進進出出都被記錄。即便你逃得出小區,一路上還有很多檢查站。即便是「防控區」,也不許開車,只允許自行車。只要距離本街道稍遠一些,進入其他的鎮,就又會被攔阻。沒有特殊通行證的人,即便你是北韓特種兵出身,也很難逃離防疫的天羅地網。

如果你很喜歡這種門口到處都是崗哨、鐵絲網、圍欄、監控攝像頭的生活,很享受青菜蘿蔔都等候政府分配的生活,那或許是如魚得水。但是到了更糟糕的時候,有些小區為了避免化糞池外溢而需要大家合力控制飯量減少大便,大學生們一個月不能洗澡、為了上廁所需要提前三小時打報告,這種痛苦生活能享受的人大概太少了,若能逃離,誰也不願忍受。

為了躲避這種人生,你有別的選擇。你若不願被關在小區里餓肚子, 可以選擇住在無法被封鎖的農民屋。上海鄉下的邨庄是無法把所有農民圍困的,這是他們的幸福之處。農民們出了門就有菜園,邨里還有人養雞養鵝養豬,他們的生活自然比上海市中心幸福。

如今疫情時代的上海,你若很喜歡住小區,也不要住市中心,而是住在金山、青浦、崇明的鄉下小鎮邊上的小區,一出門就是農場菜園,有農民給你送貨到小區柵欄外,生活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就會超過湯臣一品。

現在只是疫情,是太平盛世,或許你覺得逃跑還不必要。若是遇到非常時期,逃難保命就很重要。

如果住在大城市,尤其是有圍牆和城牆的地方,發生南京大屠殺之類的事件,或者長春圍城、漳州圍城之類的慘事,你是很難逃脫的。猶太人關在有圍牆的納粹集中營,也很難逃脫。

有些地方容易逃脫,比如海邊。當年,海邊的地主被殺的概率低,就是因為可以從海邊坐船逃到某些小島,再輾轉逃到海外保命。

海邊是走私、偷渡的地點,只要靠近大海,總有一些辦法外逃。

背後有大山的地方也便於逃脫。所以當年紅軍打游擊都在這些地方。土匪也喜歡在這些地方安營紮寨。迫不得已的時候還可以從邊境的崇山峻岭逃脫。

便於逃離到海外很重要。亂世時代,海邊的福建、廣東有很多人逃離到南洋謀生,後裔成為今天的東南亞華人。

大逃港時代,很多廣東人穿越邊境,到達,開創新生活。

一些歷史名流也經常避居海外。陳炯明、張國燾失敗後去了香港,馬步芳移民去了沙烏地阿拉伯。宋美齡、張愛玲去了美國。王明失勢后移居蘇聯。

4、遠離自然災害和人為災害

大水庫的下游,地震帶,容易滑坡和山崩的地帶,絕對要避免。比如汶川、北川這些地區。當年汶川地震,北川人死了一大半,北川縣城只剩下極少數活人。

上世紀七十年代駐馬店水庫倒塌,導致大約24萬人死亡。

1984年印度博帕爾化工廠毒氣泄露,導致2.5萬人直接死亡,55萬人間接死亡,近20萬人殘疾。

住在宜昌的人或許會擔心水庫。萬一三峽水庫發生災難,比如大地震或者核彈襲擊,宜昌人只有40分鐘的逃難時間。

地震帶附近的海邊還需要擔心海嘯。2004年印度洋發生9.3級地震,海嘯導致周邊29萬人死亡,其中蘇門答臘島死了17萬。印尼有幾個小島被徹底毀為無人島。

地震帶都是很清晰標註在地圖上的,而且都有歷史上的大地震記錄。遠離這些地帶,人生就多一份安全。

若是你迷戀海景房而很喜歡住在海邊,不妨選海拔稍微高一點的地方而不是沙灘邊的低矮房子,以避免海嘯。

海邊也有一些高樓。毫無疑問,海嘯的時候住高層比住別墅更安全。

海邊經常還有一種需要提防的危險品——核電站。大多數情況下核電站是不會泄漏的,但是一旦泄漏就會很麻煩。切爾諾貝利雖然已經封存了很久,最近卻有一批入侵俄軍在切爾諾貝利患上危險的放射性病,他們真是太傻了。

5、住在安全的和平地區

造成人類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並不是自然災害,而是政治動亂。無論是戰亂而死,還是餓死,主要原因都是失去了和平。

生活在和平的國家很重要。這些安全的國家,應該較好實現了種族和諧共處、宗教和諧共處、沒有尖銳的矛盾。

種族矛盾激烈的地區一定要避免。種族衝突隨時可能爆發。

比如二戰前的義大利、德國、日本……這種國家非常可怕,對內隨時發動不同路線的大清洗,對外也隨時可能發生戰爭。一旦遇到蘇聯和南斯拉夫式的國家解體,殘留問題會導致延續很久的動亂。

「兵家必爭之地」,地緣政治交界處,都和地震帶一樣不安全。 △



from 中共高層內幕 - 禁聞網 https://ift.tt/wfWBsYo
via IFTTT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