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有意思吧”,关注与我们一起发现有趣世界!
初次阅读《傲慢与偏见》的时候,我不过十三四岁,那时的我尚且对爱情这回事懵懵懂懂,更谈不上经验与见解。可能是版本的问题,若不是某些朋友的大力推荐,这翻译过来僵硬呆板的字句让根本我不太有耐心读下去。班纳特、达西、宾格莱,这些姓氏在我的眼前晃来晃去,我潦草地看完,心中却并无太大波动。
看着一些大前辈们称简奥斯汀为“玛丽苏小说作家的开山鼻祖”,我也认同。但当时的我总是要去纠结一个为什么,为什么达西会爱上伊丽莎白,以及伊丽莎白为什么会爱上达西。我找不到答案,于是决定坚持心中小小的、可笑的别扭——不去喜欢这个故事。
时隔好几年,因为这学期的选修课,我再次接触了这本“玛丽苏小说的开山鼻祖”,仔细研读里面的字字句句,想象着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每一次相遇以及对白,每一次眼神的交汇与内心情愫的暗流涌动,我突然发现自己再也不能违抗自己的内心了。
是的,我喜欢这个故事。
我喜欢灵动活泼、美丽聪慧的伊丽莎白,我喜欢外冷内热、善良忠诚的达西,我甚至喜欢上了美丽纯真而对感情极度克制的吉英,还有一腔赤诚、将喜怒哀乐尽数挂在脸上的傻小伙子宾格莱,睿智而与世无争的班纳特老爷。
我当初不喜欢它,大概是因为我潜意识里知道这样的爱情是不可得的吧。一个高贵灵魂与另一个高贵灵魂的相遇,却偏偏出了点儿差错,闹了点儿误会。伊丽莎白觉得达西高傲,达西认为伊丽莎白对他有偏见,伊丽莎白都下定决心今后与他老死不相往来,却不曾料到达西那镇静甚至称得上冷傲的表面下,一颗心里早已是抑制不住的波涛汹涌、翻江倒海了。
以至于当那个下雨天,在两人避雨的那个亭子里,达西向伊丽莎白告白时,她都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几个月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折磨,我来罗新斯只是为了见你。我在与世俗的看法,与我家族的期望对抗,与你的身世,与我的阶级对抗,我要把他们统统抛开,让你终结我的痛苦。”他深深的望着她。
“我不明白你在说什么。”她疑惑不解。
“我爱你,最真挚的爱。”他干脆果断,“请给予我荣幸,接受我的手吧。”
这大概就是爱情里一种先抑后扬的感觉。本以为是排斥,却没想到是吸引;本以为是厌恶,却没想到是深藏的爱。就好比你买了一张彩票,开奖人告诉你你没有中奖,你失望地离开,却又在离开途中被叫回去,告诉你刚刚弄错了,其实你中了一个亿一样。
所以这个故事才这么让人欲罢不能吧。当爱恨都以这种方式被成倍的扩大,便更加引人入胜、动人心弦,所有的情绪仿佛坐过山车一样从底部被直推上顶峰。
原来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也像是薛定谔的猫,只有爱和不爱这两种可能,不说破时,你永远猜不到到底是哪一个。回想起当初那么多的小细节,也会让人忍不住偷笑,那掩藏不住的点点滴滴,大概就是心动了,大概就是爱了。
那是初次相遇时的舞会上,达西被伊丽莎白惊艳却出于礼貌而刻意收回的目光;那是第二次舞会开始前,达西在人群中四处搜寻她的急切眼神;那是班纳特一家离开庄园时,达西扶她上马车后因紧张而微微颤抖的手……
就更别提他为她做的那些事情了。他去罗新斯庄园探望舅妈、回彭布里庄园自己的家,不过是为了遇见她而已;他撮合她的姐姐吉英与好友宾格莱的婚事,希望她姐姐能得到幸福,那样她也会更加开心一些;他帮她去寻找出逃的妹妹,并为她妹妹的婚事负担了各种费用还让妹妹保密……
如果这些都不是爱,那什么是爱?
塞林格在《破碎故事之心》中这样描述,“爱是想触碰却又收回手。”
达西的爱就带着隐忍和克制。他在初次求婚后经历了争吵,他被伊丽莎白几乎是“无礼地拒绝”,他的骄傲破碎了一地,被那场大雨冲刷后不复存在。他不可置信地看着她,他的骄傲让他以为她满心期待着他的求婚,却没想到被如此干脆地拒绝。或许那一刻,他想要低头吻她,那是一双多么灵动、勾人魂魄的眼睛啊。但他最终还是扭头离开,写下长信解释他们之间的误会。
第二次的求婚,他踏着沾满露水的草木,穿过清晨的薄雾,身披温暖的朝阳,怀着一颗虔诚炽热的心,缓步走来,步伐沉稳而铿锵。他看着她美丽深邃的双眼,对她说,“不知你的心情是否仍和四月里一样,我的心愿和感情依然如旧。”他顿了顿,又告诉她,“只要你一句话,我就绝口不提这份令你厌恶的感情。”
“发乎情,止乎礼”,大概就是这样吧。
而伊丽莎白则敢爱敢恨,她不像自己的妈妈和妹妹一样只关注富有的单身汉的消息,希望嫁给一个年收入五千英镑甚至更多的男人,从此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她更加注重爱情,真正的爱情本身。即使那时还是一个女孩不能继承家中遗产,今后的生活优渥丰盈或艰难困苦都由“嫁”决定的时代。
他是否诚实、勇敢、善良?是否饱读诗书、有头脑有主见?是否用礼貌谦让的态度对待妇孺?这些才是她关注的。她关注的也仅仅是,他是不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这个问题而已。
她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了灵感与欢乐的姑娘,她的头脑比身材更加性感,她的性格比漂亮脸蛋更有魅力。她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值得人去爱的姑娘呀。
那天好友夏洛特来告诉她与柯林斯订婚的消息时,她正坐在后院的秋千上玩耍,她很震惊,甚至有点悲愤。她知道夏洛特是个聪明的姑娘,夏洛特一定明白刚刚被自己拒绝求婚的柯林斯转向她意味着什么——这将是一场没有爱情的婚姻,甚至是一场只以结婚为目的的婚姻。在伊丽莎白的眼中,没有爱情的婚姻大概是一个漫长无望的炼狱,只有深挚的爱才能让她走进婚姻,她实在不希望好友陷入没有爱情、终生不幸的婚姻里。
夏洛特眼眸低垂,诉说着自己的处境。身为家中长女,一个二十七岁的姑娘,她也不再想继续成为家里的负担。她想要一个真正的家,一个她才是女主人的、任由她打理的安全舒适的家。
“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拥有浪漫。”夏洛特说出了这句现实的话。
夏洛特离开后,她在秋千上继续旋转着,晕眩着,也思考着。下起雨来,雨声反而能让人心静下来。她思考着爱情与婚姻,思考着理想与世俗,思考着夏洛特与柯林斯、吉英与宾格莱,或许还有达西。
有人为了爱情而结婚,有人迫于生活而结婚,好像这也只是选择问题,说不上谁比谁更高尚。为爱情而结婚的人最后也不一定比迫于生活而结婚的人更加快乐幸福,反之亦然。只不过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婚恋观念。
夏洛特的婚后生活平淡却安逸,她打扫房间、整理花园、做做手工,她终于成为了自己的家的女主人,她觉得自己很幸福。伊丽莎白为好友松了口气,她也领悟到,原来没有爱情的婚姻未尝不是幸福的。
但她还是坚定地选择了深挚的爱。
所以伊丽莎白和达西才是如此的相配,他们的灵魂同样的独一无二且万分高贵,他们跨过阶级与世俗、傲慢与偏见,相遇了,相爱了。
达西先生是多少女孩的梦,他英俊、富有、骄傲、忠贞、善良、知错能改;伊丽莎白也是多少男孩的梦,她美丽、灵动、智慧、优雅、清新脱俗。当这个大多数女孩的梦和这个大多数男孩的梦汇聚到一起,就组成了众人的梦,组成了《傲慢与偏见》。
当初不喜欢这个故事,大概就是认为它太过美好,美好到难以存在。我带着自己的傲慢与偏见,认为它“并不可得”。但是,承认它的“不可得”,并不代表着就要否认它的美好。
所以我还是不得不爱上了这个故事,就像达西不得不爱上伊丽莎白,和伊丽莎白不得不爱上达西一样。有的时候,排斥才是致命的吸引,一反常态的表现是因为想要掩盖住自己的小心思,不闻不问的态度是为了让自己克制自己的感情。
原来如此。
作者简奥斯汀如此洞悉人性,和恋爱中男男女女的那些小心思与小细节,才能将这个故事雕刻成传世的经典、期待爱情的人们心中的梦吧。
幸会了,性格傲慢的达西先生。
幸会了,持有偏见的伊丽莎白小姐。
希望你们在彭布里庄园幸福快乐地过完一生,希望你们永远是被人心心念念着的傲慢与偏见。
再见了,执着深情的达西先生。
再见了,跟从内心的伊丽莎白小姐。
希望每个有趣且高贵的灵魂和每份诚挚深切的感情都能不被辜负,希望每个人都能遇见自己的达西先生和伊丽莎白小姐。
青阳胤月
98年大学生,金融大二在读
自诩“商人头脑,文人情怀”
其实大多数时候都比较呆傻
我一直在努力让自己发光
很开心你能看见我的微光
此刻的我,心怀虔诚
希望能给这个世界留下些什么
希望能为面前的你带来些什么
个人公众号:青阳胤月
微博:@青阳胤月
欢迎你来~
本文原始链接:http://www.u148.net/article/142706.html
from 有意思吧 https://ift.tt/2Ia90h2
via IFTTT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