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7日星期三

2017年,我的读书目录

微信公众号“有意思吧”,关注与我们一起发现有趣世界!

 

 

来自有意思吧(www.u148.net)

 


或许读书的好处就在于:他总能发现原来他的感受早已被世上某个人明白地说清楚了。他终于明白,他并不是一个独特的他,他只是他们中模糊的某个。
 
有时候觉得,如果这一年不读点书,感觉就像白过了一样。 
 
 1、赫尔曼·黑塞《德米安》
 
黑塞第一试,很成功。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然后在心中坚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所有其它的路都是不完整的,是人的逃避方式,是对大众理想的懦弱回归,是随波逐流,是对内心的恐惧。
 
2、赫尔曼·黑塞《悉达多》
 
黑塞第二试,感触有三:1.内心应该有一处宁静的圣地,你可以随时退避并在那里成为你自己。2.爱的技艺≠爱的能力,天真的人能够爱——这就是他们的秘密。3.知识≠智慧,需要不断修行。  

3、priest《默读》 
 
花了三天的时间看完这本80万字的小说,也只有priest对我有这样的吸引力。写了几个变态杀人的案子,每个案子单独拿出来都可以独立成书,但案子之间又有联系和穿插。我想说的是,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对priest的评价又有一个提升。是那种特别佩服她的才华,特别想为她正名的感慨。思绪万般复杂,表达如此流畅,可以算得上一个非常厉害的作家。
 
即使好多人情练达的情感写手都写文章告诉世人:“不要向别人炫耀你过得好,因为别人未必想看见你过得好”,但骆闻舟还是觉得,他身边总有那么几个人,存在的意义就是:“看见他好,自己就开心”——哪怕那个人飞黄腾达后会和自己渐行渐远。(这段话说的好有同感。)
 
普通人追求的那些,不外乎房、车、事业、爱情、地位、理想,每天都忙忙碌碌的,每个人都揣着满肚子的烦心事和高兴事,烦得真情实感,高兴得认认真真,他们不知道什么叫‘无常’,就是觉得今天和昨天、和明天一样,不会想‘我是一只乘着枯叶飘在河里的蚂蚁,动辄翻覆。’ 
 
4、野夫《1980年代的爱情》
 
这本书的评价有好有坏,说是堪比《围城》我觉得有点过誉了。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或许会有更多的感慨。
 
“亲爱的,请给我一个家
一座厝放游魂的灵塔
不会坍塌的床,对着湖山如画
悠闲的晚餐是无尽的情话
像驱寒的一盏温酒,微醉的憨傻
像冲不淡的回忆,柔情的茶
像常青藤的手臂,拥着春天开花
像旷野的篝火,燃尽流浪人的倦乏
只给我一句许诺一声回答 
就跟你相誓,牵手走遍天涯……”

 
但,要是有人能写这样一首小诗送给我,我估计马上丢盔弃甲,跟着他浪尽天涯。
 
5、严歌苓《白蛇》
 
人性之所以多彩,就是因为性的作祟。但人的感情之微妙神秘,之变幻莫测,无论在异性还是同性间,都会排列出全新的光谱。想起曾看到有人说“要是青蛇不变成女的呢?那不就没有许仙这个笨蛋什么事了"的时候很想笑,但心情立刻又变得惋惜起来。这本书名其实叫《青蛇》更符合一些。
 
1.她现在顾不得去想,要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再去想。
2.问她,哄她,她都又惨又傻地笑一笑,大家于是认为,那是心碎完的人才笑得出的一种笑。
3.她整整一夜都在温习他的手留给她的丝绸感觉,那柔软凉滑的丝绸感觉。
 
6、 奥田英朗《空中秋千》
 
人类大多数问题是功利性的,而有些问题却是根本性的。敏感的人,他们时时地感受着这种人类与生俱来的痛。 五个高手(杂技演员、混混头目、大学老师、棒球手、女作家)在各自的职业生涯里迎来了最尴尬的精神障碍(肢体失调症、尖端恐惧症、破坏冲动症、易普症、呕吐症),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里何尝不是都有点黑暗呢。伊良部真是一个神奇的人,猥琐却很治愈,油腻而不失开朗。生命里遇见这样一个人,也真是幸运。要知道有些人演小丑,其实不是为了谋生,是为了让这个世界更有趣一点。
 
7、吴浊流《亚西亚的孤儿》
 
本书以台湾在日本统治下的一部分史实做为背景,首先解读一下书名:特殊历史时期的胡太明,对于历史的动向,任何一方面他都无能无力,纵使他抱着某种信念,愿意为某方面尽点力量,但是别人却不一定信任他,甚至还会质疑他,这样看起来,他就像个孤儿。他是个反省力极强的内向型的人,又是个有心人,夹在中国和日本之间,艰难地寻找认同。
 
另:罗大佑《亚细亚的孤儿》,歌词符合那段历史。

亚细亚的孤儿
罗大佑 - 未来的主人翁
亚细亚的孤儿在风中哭泣 
黄色的脸孔有红色的污泥 
黑色的眼珠有白色的恐惧 
西风在东方唱着悲伤的歌曲 
亚细亚的孤儿在风中哭泣 
没有人要和你玩平等的游戏 
每个人都想要你心爱的玩具 
亲爱的孩子你为何哭泣 
多少人在追寻那解不开的问题 
多少人在深夜里无奈地叹息 
多少人的眼泪在无言中抹去 
亲爱的母亲这是什么道理       
  
 
书中说:其实文学是不问个人成功与否的,它只问对人类是否真正有所贡献。或许每个写作者,都应该有这样的觉悟。
 
8、贾平凹《自在独行》、《愿人生从容》
 
 贤者庸行,大人小心。字字都是对岁月的感悟,贾平凹真是一个活明白了的人。 
 
9、 卡森·麦卡勒斯 《心是孤独的猎手》
 
镇上有两个哑巴,他们总是在一起,有关他们的描写总是那么甜蜜,甚至有恋爱的味道,闻来馨香甜美。可这也是一部写孤独的书,道出了每个人都渴望被倾听、被理解的心声。
 
1.我去过很多地方,只遇到过很少的我们。
2.最深的爱也无法改变人类最终极的孤独。
3.只要能看到你一眼,我就能平静半年,但如果看不到你,我就死。
 
10、苏童《黄雀记》
 
第一章很好,后两章败笔了。 跟同期获茅盾文学奖的《繁花》、《江南三部曲》没法比。书中的三个主角一个都不讨喜,特别是女主角,刚开始还骄傲的可爱,后来就下作的令人反感了。真是不明白为什么有些男的就是喜欢渣女,还为此付出他人和自己的生命。所有畸形的爱,归根结底都是因为爱自己,不愿让自己受委屈罢了。PS:这本书是在图书馆借的,还书的时候丢了眼镜,害得我下午半天趴在电脑上敲了两份报告,这可能也是我不喜欢这本书的原因之一。
 
 11、尤金·扎米亚金《我们》
 
虽是反乌托邦的开山之作,但看过1984再读这本,不仅是翻译毫不顺畅,单就故事情节来说,也是给我一种直直愣愣的坏感觉。只能说这本书的现实价值远大于文学价值。
 
12、阿乙《春天在哪里》
 
忘记了为什么想要看阿乙,可能是在哪里看到别人对他很高的评价。第一本阿乙的书选择了《春天在哪里》,不太喜欢,也没了再读他的书的兴致,这种第一印象的禁锢不知道是作者的悲哀,还是读者的悲哀。这本书收录了9个故事,看似光怪陆离的故事之下有一股俗气,与其说是短篇集,不如说是诗集,充满了浪漫的比喻和绝望无助的缠绵感。用力过猛,显得拧巴。
 
13、史铁生《我与地坛》
 
真是喜欢史铁生啊。读他的书仿佛找到了当初读王小波的感觉,王一生追求艺术和美,史则是探索生命和活着的意义。
 
14、张春《一生里的某一刻》
 
写作方式和内容都很可爱。
 
15、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笔者认为,中国两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挺同情万历的,皇帝真不是人干的活。李贽那章有点繁复,却是我最喜欢的一章,他这一生虽然失败,但他对哲学和道德的探索过程完全引起了我的共鸣。 1587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作者也是有点消极了。信息量太大,读一遍明显不够,有时间再读一遍吧。
 
16、杜鲁门·卡波特《别的声音,别的房间》
 
一部充满哥特味的小说,伦道夫独白那一章简直开了挂。
 
1.头脑可以接受劝告,心却不能,而爱,因为不懂地理,所以不识边界。
2.孤独就像发烧一样,在夜晚最盛,但是有他在那儿,便有了光,光像鸟儿的歌声一样贯穿树木。 
3.死亡要比生命更强大,它就像风一样穿过黑暗,毫无快乐地大笑,嘲讽地模仿着我们的呼喊。
 
17、饶平如《平如美棠》
 
这本书从内容到装帧,都很喜欢。我总是把书名误读为“美如平棠”,黄永玉说:“美比好看好,但好,比美好。”这本书就讲了两个人,一辈子,一个“好”字。相思始觉海非深,突然有点相信,我们也能这样过一辈子。      
 
18、廖一梅《恋爱的犀牛》
 
没人陪我去看话剧,自己找来剧本看。台词很强大,但是没看懂,给爱情加了那么多的重量,一般人承受不了。“黄昏是我一天中视力最差的时候,也是内心最迷离的时候”,为什么中午的视线那么好,却是我内心最迷离的时候呢?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去看话剧。
 
19、山本文绪《三十一岁又怎样》
 
写了31个31岁女人各自不同的生活。有痛快淋漓,也有怅然若失,但没有一个是轻松和愉快的,这本书其实更适合叫《31岁真不怎样》。还有17天我也31岁了,从这本书里仿佛看到了好多个自己,如果选一个的话,我希望是那个单身、养猫,每个周末买礼券四处随机旅行的那个。书中说:“三十出头的女人很棒,渐渐有了主见,做事也果决,这个年纪既可以重新开始,也可以继续站在起点上。”人无法回到过去,前方才是我要走的路,总之,变老是件指日可待的事情,每一天都应该快乐而无愧于心。
 
20、廖一梅《像我这样笨拙地生活》
 
有才华的人才会笨拙地生活,没才华的人根本没有活过。有评论说:“廖一梅总有某句话刺痛你,燃烧你,击中你心中柔软的某处,让你铭记不忘。”书里有些话深表赞同,也有很多话根本看不懂,突然有点羡慕那些从来不看书的人,什么都不想简单地生活也挺好。有句话说的好:理想主义者和玩世不恭的人都觉得对方很可怜,其实他们都很幸运。
 
21、村上春树《我的职业是小说家》
 
别人喜欢村上春树的小说,我独喜欢他的杂文,去年看了他写音乐和跑步的《当我谈跑步时我在谈什么》,今年看了这本关于创作和作家的《我的职业是小说家》。坦诚,有趣,有用,写作者应当会有很多共鸣,我自己还差得远。然后觉得,村上写作和生活的心态如此沉静而淡然,应该会很长寿吧。
 
22、加缪《鼠疫》
 
我很庆幸自己在有生之年读了这本书,并且不会只读一遍。(书评:普通人拥有最真的善良)
 
23、蒋方舟《东京一年》
 
本想通过这本书详细了解一下日本文化,结果就真的只是日记,今天干了什么,去了哪里,见了谁,吃了什么,读了什么书。逃不了文艺女青年惯用的抒发感慨和引用典故,内容实在是乏善可陈。这是我看蒋的第一本书(估计也会是最后一本),首先要承认她写作和思考能力的确超出寻常写作者,但始终又离真正的作家差那么一些。可悲的是,虽然能感觉她写作中存在的不足,但自己差得更远。总之,还是要多看看别人厉害的地方。希望自己以后也能过上那种到处旅游,尝试更多未知的事物,感觉永远不会麻木的生活。
 
24、弗朗索瓦丝•萨冈《孤独的池塘》
 
整部短篇小说集共有十九个故事,题材一如既往地来自于作者熟悉的中产阶级生活:泡吧、跳舞、赛马、飙车、钓鱼、狩猎、赌博、斗牛、戏剧……它们作为小说题材的落脚点,同时也正是萨冈在现实中的流连之所。许多人喜欢读萨冈,往往是喜欢她所代表的某种生活方式。不过,物质生活只是她的小说背景,萨冈笔下永远的主题,仍然是现代人的情感状况:在物质生活的五光十色之下,永远都有着无法释怀的淡淡的忧愁。
读完这本书,我发现自己爱上了短篇小说。人生中影响重大决定的,往往是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瞬间,情绪就在刹那变永恒。

25、东野圭吾《布谷鸟的蛋是谁的》
 
每年都会选一两本东野圭吾的书来看,今年选失败了,这本书有失水准。希望东野圭吾不要那么高产,认认真真再写出像《白夜行》和《犯罪嫌疑人X的献身》那样的作品。
 
26、豆豆《遥远的救世主》
 
作者写了两个完美的人,“作为价值”完美的丁元英和“人生价值”完美的芮小丹。他们两个的爱情也是理想中的样子。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来去自如,自性自在。不容易啊。
 
27、格非《望春风》
 
从故事层面到精神层面都围绕“归乡”展开,还是那个格非,世外桃源的悲。(书评: 故人易逝,故乡如是)
 
28、王鼎钧《昨天的云》
 
这是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的第一部,写故乡、家庭和抗战初期的遭遇。作者在序言上说:“人到了写回忆录的时候,大致掌握了人类行为的规律,人生中已没了秘密也没了奇迹,看云仍然是云,今天的云抄袭昨天的云。”喜欢作者这种向后看贪恋情义的态度。那段历史不会重演,但何等人为何等事在何等情况下流血拼命,却是古今如一。

29、冶文彪《清明上河图密码》2
 
第一部选择了听,很多细节都没记住,第二部选择了阅读。依然是人物众多,想到这个系列加起来大概真的会有824个人设。我的内心是崩溃的。
 

来自有意思吧(www.u148.net)

 

 听书

1、 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播讲:JOE用灵魂述说
 
大学期间读过,忘得差不多了,想要了解一下明史,就又听了一遍。袁腾飞说明朝的君主都是些神经病,这种说法并不无道理。但是,明朝也有很多很厉害的人,回顾历史,每个阶段都有悲壮的瞬间。能创造历史的人,都应该被铭记。
 
他们是:
 
皇帝——朱元璋,朱棣,朱佑樘,朱厚照,朱厚熜。
 
武将——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傅友德,蓝玉,张玉,戚继光,谭纶,李成梁,李如松,祖大寿,孙传庭
 
文臣——刘伯温(刘基),李善长,杨士奇,杨荣,杨溥,于谦,王守仁,杨廷和,徐阶,海瑞,高拱,张居正,孙承宗,袁崇焕,杨嗣昌,严象升,洪承畴,杨涟
 
奸臣——胡惟庸,严嵩,钱宁,江彬
 
宦官——郑和,怀恩,张永(以上是好人),汪直,王振,刘瑾,冯保,魏忠贤(以上是死太监)
 
民间人士——唐寅,徐霞客,李时珍
 
少数民族——王保保(蒙古),也先(蒙古),俺答(蒙古),努尔哈赤(满族,女真),皇太极(满族,女真),倭寇,两广叛乱
 
等等等等……
 
走上了这条路,就不能再回头。所谓千秋霸业,万古流芳,以及一切的一切,真的都变成了粪土。所有的权利、希望、痛苦、愤怒、冷漠、热情、刚强、软弱、气节、度量、孤独、犹豫、残暴、宽恕、善良、邪恶、正义、真理、坚持、妥协、善良、忠诚、背叛,带给我的感动,也只有一瞬间而已。无论历史的真相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忘记这段历史,以及面对生活,我该用怎样的心态。从古人的生平里似乎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2、郭蝈《折腾岁月》,播讲:刘忙
 
单位一个当兵的同事推荐的,他说他没读过大学,很羡慕书中描述的大学生活。确实,六个主角一个比一个逗逼,贫是真贫,写实也凑合,但是情感部分没有打动我,这样也才真实,大学里的爱情本来就没有太多的曲折。六个主角,性格迥异,有机智,有豪气,有朴实,有幽默,还有傻里傻气,我最喜欢的是小湖南,他最坚强也最懂事,特别心疼他,也特别能理解他的不容易。
 
3、张小花《我就是妖怪》,播讲:章鱼讲故事
 
这只章鱼很厉害,一个人可以分裂成十几个角色。

4、许开祯《市委班子》,播讲:章鱼讲故事
 
很一般的官场小说,听着玩儿。  
 
5、 于莺 / 李开云《急诊科的那些事儿》,播讲:林白、大力
 
怎么说呢,内容一般。喜欢林白和大力这对组合,讲的很好。 
 
6、卜可 / 于小千《雷人老范》 ,播讲:艾宝良
 
这本书适合听, 一热心东北大老爷们的故事。最触动我的一点是,老雷的儿子小雷也是个乐天派,看来家庭对一个人性格的塑造有很大的影响。
 
7、萧马/ 严歌苓《铁梨花》,播讲: 文凯
 
儿 的算盘,都在娘心上。娘的心疼,都在儿命里。孩子的堕落大概是母亲最大的心痛。
 
8、蔡康永/ 侯文咏《欢乐三国志》
 
涨知识,很欢乐。(书评:再见了,英雄)
 
9、张军《大清一品》,播讲:艾宝良 
 
各种一般吧。
 
10、郭德纲《坑王驾到》
 
(1)探地穴
大善财主张俊卿:“钱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花哪不是花。”听到这句话我茅塞顿开,花钱的时候再也不犹豫了。
 
(2)九头案
每天晚上听一两集,左手一个人头,右手一个人头,门口挂三个,醋坛里泡四个,真酸爽。
 
(3)冯天奇闯通州
又是一个坑。
 
(4)苏三与王三
“低头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
未曾开言我心内惨,过往的君子听我言。
哪一位去往南京转,与我那三郎把信传。
言说苏三把命断,来生变犬马我当报还。”
 
(5)张小乙下南京
典型的评书,妖魔鬼怪,善恶有报,所有的故事其实都在劝你要做个好人。
 
(6)卿卿误我
前两章听着像《啼笑因缘》,后面就纯粹瞎说了。虽然是说书,人生的起起落落也不可能这么突兀,一点也不真实。
 
11、冶文彪《清明上河图密码》1,播讲:章鱼讲故事
 
线索安排非常不错,美中不足是从推理小说的角度看叙事节奏稍微有点欠火候。另外人物名字太多了,光靠听,记不住。
 
12、曹禺《雷雨》、老舍《茶馆》,播讲:小强
 
1933年,大学还没毕业的曹禺写下极具冲突性教科书式的一部戏剧,后来被很多老头子研究了大半个世纪。书中有些浑话,一想到曹禺那时候才23岁,简直……啧啧啧……  (ps:喜马拉雅搜索“锅包肉”,他是我2017年最后的惊喜。)
 

(微信公众号:heyixi007)

 
   

 

 

本文原始链接:http://ift.tt/2CdQphN



from 有意思吧 http://ift.tt/2CdQphN
via IFTTT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