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4日星期日

美日菲確立共同防禦余茂春:抗中的「 #亞洲 #北約 」成形中

總統于 2024 年 4 月 11 日在華盛頓特區白宮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右)和菲律賓總統費迪南德馬科斯(左)舉行三邊會議。(Photo by Andrew Harnik/Getty Images)

來源:人民報,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美、日、菲三國元首,在周四(11日)舉行的歷史性會面,就確保印太安全、區域經貿發展,達​​成多項高規格的共識,同時針對在該地區公共海域的危險和侵略性行為表達不滿。

報導,有美國國際關係與軍事專家分析,三國聯盟抗衡中共的格局,強化了美國盟友的防禦能力,更改變第一島鏈戰略防禦性質,催生出「亞洲版北約」的雛形。

在三國元首見面之前,白宮發表聯合聲明,多次提到中共國,重申美國會「鐵定地」遵守對日本和菲律賓的防衛承諾,稱「在南海對菲律賓飛機、船隻或武裝部隊的任何攻擊都將觸發聯合防禦條約」。

而今次的三方會面的主要成果,亦證實美國希望強化第一島鏈國家的防禦能力,升級與亞洲盟友的軍事共識,抗衡中共恫嚇鄰國的企圖,同時傳達出中共是「區域中的異類」的訊息,使印太地區原先在美中競逐保持中立的國家逐漸往親美的方向靠攏。

三方會面亦涉及許多安全和經濟議題,如聯合巡邏、美日對菲律賓的軍事援助、乃至台海安全和關鍵產業供應鏈合作等。

第一島鏈戰略防禦性質改變

中國問題專家余茂春向自由亞洲電台分析,自從80年代民主浪潮興起,亞洲區內多個國家的民主化進程已經成熟,擁有共同的價值觀和社會制度,視中共為共同威脅,而且中共傳統「欺凌弱小」、「殺雞儆猴」的外交政策激化各國向美國靠攏。

余茂春指出,雖然美國於1951年分別與菲律賓及日本都簽訂了共同防禦條約,但這些條約都是雙邊性質。現在的地緣政治環境對美國推行多邊集體防衛條約有一個推波助瀾的作用,催生出類似北約,各國協定多邊共同防衛的雛形。

余茂春說:「把三個領導人召到一起來,這本身是一個重大的發展,因為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同盟關係,基本上都是雙邊的。美國跟日本有共同防衛條約,美國跟菲律賓有共同防衛條約,但是日本和菲律賓之間並沒有,所以說三方一起會談的話,他們針對共同的問題,對付共同的對手,這就把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同盟關係的性質,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從雙邊轉向多邊防衛條約。」

「呂宋經濟走廊」有望取代「一帶一路」

美國和菲律賓表示,計劃明年進行海岸防衛隊的聯合巡邏,並進行聯合海上訓練活動。此外,峰會還宣布美、菲之間的軍事和海岸警衛隊合作以及人道援助和救災合作。

兩國也宣布了對海底電纜、物流、清潔能源和電信的新投資。臉書(Facebook)的母公司元宇宙(Meta)投資了一條連接美國和菲律賓的海底電纜系統。

拜登周四還宣布與菲律賓的一系列新基礎設施項目,稱為「全球基礎設施和投資夥伴關係(PGI)呂宋走廊」,旨在推動包括港口、鐵路、清潔能源和半導體供應鏈在內的基礎設施項目。這是現任總統小馬可斯(Ferdinand Marcos Jr.)自去年11月宣布退出中共「一帶一路」倡議后,華盛頓與馬尼拉展開的第一個項目。

PGI是「全球基礎設施和投資夥伴關係」(Partnership for Global Infrastructure and Investment)的縮寫,該倡議向夥伴國家提供贈款、聯邦融資和私營部門投資。它是由美國和七國集團合作夥伴於2021年發起的,當時稱作「重建更美好世界」(Build Back Better World)夥伴關係,並被宣揚為中共「一帶一路」倡議的替代方案。

與日本的達成軍事協議能為美國帶來實際貢獻

在美、日、菲峰會的前一天,拜登與岸田文雄先舉行了雙邊會晤,會後兩國宣布超過70項協議。

余茂春指出,美國和日本在華盛頓會議的最重要談判結果,是兩個國家在軍事指揮系統上將會進行融合。除了北約,美國現在只有與南韓有類似協定。他相信,美國龐大駐軍的數量,加上日本自身的力量,可能重新建構日軍在區域內的影響力。

再者,協議中涵蓋的領域有許多都是日本政府近年來非常著力發展的計劃,能夠為美國帶來實質貢獻。

《美國之音》引述專家分析,以海底能力來說,岸田文雄非常注重開發潛航器、潛艦、反潛技術,以及海洋環境偵測等能力。在量子技術方面,2020年時,日本政府就公布了《量子科技創新戰略》,作為日本量子科技的研發策略。2021年2月,日本設立了8個「量子科技創新基地」。如今,量子科技及其應用已成為了日本未來國家科技發展的重點之一。

此外,日本在2022年底通過的《國家防衛戰略》里提到,要強化高超音速武器研發,以提升視距外攻擊能力,也顯示未來十年日本將進行高超音速飛彈、微型無人潛航器攔截系統的研發計劃。

國防院的報告曾指出,為了因應中共無人潛航器的迅速進展,日本除了在航空自衛隊三澤基地成立一支無人機中隊,負責操控2014年對美採購的3套RQ-4B全球鷹(Global Hawk)無人偵察機,維持長滯空、全天候、全時域的海空偵查監視任務外,也投資研發無人地面車輛、無人水面航行器及無人水下航行器,有關研發將結合民間、量子技術研發成果。

分析指出,這些都是日本可以為AUKUS第二支柱做出貢獻的地方。

「亞洲北約」保護傘可延伸到台灣

新出現的亞洲軍事聯盟由多個國家組成,它將會如北約般擁有相似的弱點。

奧斯陸和平研究所(Peace Research Institute Oslo)高級研究員李文雅博士(Dr.Ilaria Carrozza)透過電郵向自由亞洲電台表示,「亞洲北約」需要面臨的挑戰,例如:民主選舉而導致的國家元首更替,會否影響協議的延續性。

李文雅分析,日本在軍事能力上比菲律賓強大,特別是在聯合巡邏、海岸防衛隊合作(包括能力建設)和其他提高互通性的舉措可威懾中共,改變中、菲爭端的平衡,但是美國今年11月會舉行總統選舉,菲律賓亦都會於2028年舉行選舉,選舉之後,落實的協定是否還能保留,這都是需要繼續關注的事項。

余茂春表示,北約般的軍事聯盟中會涵蓋軍事實力比較弱的國家,但這些弱國不會輕易成為中共的目標,因為中共一旦攻擊任何一個成員,會引致整個聯盟反噬。這個保護傘可延伸到台灣,因為絕大部分的國家都不把台灣問題看成主權之爭,而是把中共對台灣的威脅聯繫到對世界和平和區域安全。

正值美、日、菲召開歷史性峰會之時,菲律賓前總統杜特爾特(Rodrigo Duterte)接受《環球時報》專訪,批評現任總統小馬可斯(Ferdinand Marcos Jr.)在南中國海、台灣和軍事防衛等議題上與美國的外交政策高度捆綁,造成與中國關係不友善的「糟糕政治局面」,他更加一度語帶哽咽,稱「中國曾經對菲律賓人真的很好。」

李文雅博士分析,菲律賓前總統杜特爾特對華立場其實是搖擺不定,而中共官媒發布專訪的時機微妙,懷疑是期望破壞菲律賓的外交形象。

她說:「杜特爾特任期內的對華政策極不連貫,多次在與中國或與美國結盟之間搖擺。就時機而言,我懷疑試圖展示菲律賓對華政策缺乏同質性,換句話說,透過強調知名政客(或前政客)之間的差異觀點,北京旨在破壞菲律賓在與中、美關係上採取一致政策的形象。」

余茂春說:「菲律賓不管是哪一個總統上台,都知道中共對其的欺負是一貫的。(中共)對杜特爾特的手法可能不一樣,他以為跟中共和好,響應中共的號召,對美國稍為不客氣,好像中共就會對他的訴求、欺負就會降低一些,我覺得這是不切實際的。他的眼淚可能是為以前自己對中共的軟弱、不講立場的看法懺悔。」

中共不滿美、日、菲會唔

中共外交部、國防部在周五(12日)分別對美日菲峰會表達不滿。

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例行記者會上對峰會作出回應,表示堅決反對有關國家操弄集團政治,堅決反對任何挑起和激化矛盾、損害他國戰略安全和利益的做法,堅決反對搞封閉排他的「小圈子」。

而中共國防部發言人吳謙亦回應記者提問,表示中共在南海的活動合理合法,「反而是個別域外國家頻繁派遣艦機到南海炫耀武力,拉攏盟友搞針對中方」。他又指摘他國拿共同防禦條約威脅中共是不負責任且危險的舉動。

中共外交部亞洲司司長劉勁松周五約見日本駐華使館首席公使橫地晃,針對美日領導人會談、美日菲峰會的涉華內容,表達強烈不滿。

中共《解放軍報》4月8日針對日本陸上自衛隊近日在西南島嶼沖繩縣勝連基地增設第7岸艦導彈聯隊發文表示:「要警惕日本強化西南島嶼作戰力量建設」。△



from 中共高層內幕 - 禁聞網 https://ift.tt/VLk1rGJ
via IFTTT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