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韓國總統尹錫悅(左)發表講話。美國副總統賀錦麗(中)和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右)的鼓掌歡迎。(STEFANI REYNOLDS/AFP via Getty Images)
【來源:人民報,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人民報記者李子木綜合報道,中共用電影《長津湖戰役》給國內人洗腦,用冰雕連慘劇激起對美國人的仇恨。韓國總統尹錫悅日前在美國會發表演講提到真實的長津湖戰役。中共外交部極力否認尹錫悅的說法,急到跳腳。
4月27日,在美國進行國事訪問的尹錫悅,在美國國會聯席會議上發表演講,他感謝兩黨對韓國的支持,同時提到1950年的朝鮮戰爭中的長津湖戰役。
他動情的說:「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一師在長津湖戰役中,奇迹似地突破了12萬中國軍隊的包圍。美國的兒女們為了保衛一個他們從不知道的國家,素未謀面的人們,而犧牲了生命。」
他指出,整個朝鮮戰爭中,將近37,000名美國士兵陣亡。僅在長津湖戰役中,就有4,500名美國士兵喪生。
4月28日,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主持例行記者會被問及此事,她否認尹錫悅的說法,同時重複中共的謊言宣稱,朝鮮戰爭是中共所謂「偉大勝利」。她不點名地批評美國和軍隊恃強凌弱、擴張侵略,希望不要重蹈覆轍等。
有網民指出,尹錫悅講述真實的長津湖戰役,揭穿了中共的謊言,中共惱羞成怒再次來洗腦愚弄中國百姓。
韓國戰爭紀念館展示的朝鮮戰爭期間蘇聯支援朝鮮的武器。(全宇/大紀元)
朝鮮戰爭是指1949年到1950年4月,毛澤東先後將中共軍隊中的朝鮮族,五萬多人秘密編入了朝鮮軍隊,蘇聯則提供給朝鮮大批武器裝備,包括重型武器。
1950年6月,朝鮮領導人金日成突然出兵侵犯韓國並佔領漢城。當成批的人反綁雙手遭坑埋的屠殺照片曝光后,聯合國決定出兵,16國參戰。長津湖戰役是朝鮮戰爭中的第二次戰役。
多年以來,中共一直吹捧長津湖戰役是其巨大勝利,並把這場戰役包裝成愛國洗腦片搬上屏幕。
2021年10月2日,湖北武漢一家電影院正上演《長津湖》
專家:長津湖戰役屬於中共慘敗
旅澳歷史學者李元華4月28日說,實際上,中共在長津湖戰役裏面屬於慘敗。美國以少於中共數倍的兵力,不但把自己的後勤部隊撤離了,而且把10萬韓國平民也撤走了。
他說,這也正體現出了美國出於人道在朝鮮戰爭中的地位,韓國總統盛讚美軍,其實是希望美國繼續像當年一樣,不管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秉持正義,去幫助韓國抵禦外敵。
台灣政大國家發展研究所兼任教授李酉潭說,長津湖戰役本來就是美國以少勝多,戰略突圍,戰勝蘇聯和中共支持之下,朝鮮想要侵略并吞統一整個韓國的陰謀。
他指出,「當時那些犧牲的中國士兵饑寒交迫,就是去送死。 而送死的人裏面,很多是當時國民黨投降的士兵。然後中共利用大外宣來強調長津湖戰役是它們偉大的勝利。犧牲多麼悲慘。事實上,中共政權一向不重視人命,歷史的事實需要撥亂反正,大家搞清楚。」
據大紀元記者李韻、易如的採訪報導,大紀元專欄作家王赫表示,今年是韓美同盟建立70周年。而美韓同盟的一個標誌性事件就是朝鮮戰爭,當時朝鮮、中共和蘇聯打韓國,美國來幫助反擊,使美韓聯盟長久地存在下來。
王赫說,在朝鮮戰爭中韓美鮮血凝成的友誼,突出表現在長津湖戰役。尹錫悅通過這麼一個經典案例的解說,其實就是給大家傳遞一種信心,美韓聯盟是可以打敗中朝挑釁的,也能夠制止朝鮮的妄動,和揭穿中共在背後的演雙簧。中共想全面篡改歷史。尹錫悅是站在韓美同盟這麼一個高度的層面,回顧真實的歷史。
長津湖戰役不少中共士兵被凍死
長津湖戰役是指1950年11月,中共九兵團3個軍共計12萬人偷偷渡過鴨綠江,在朝鮮北部的長津湖包圍美國陸戰第一師和步兵第七師共約3萬人。雙方在攝氏零下30度的嚴寒氣候下,展開一場歷時17天的激烈戰鬥。
不少媒體曾引用中共元帥劉伯承早年的講話指,長津湖一戰,中共一個兵團的兵力圍住美國陸戰一師,沒能夠殲滅和擊潰,付出了10倍于敵人的代價,讓美軍全建制地撤出戰鬥,還帶走了所有傷員和武器。而想讓兒子毛岸英去朝鮮戰場鍍金的中共最高領導人毛澤東失去了接班人。
英國BBC曾稱,外界估計這次戰役中共人員總損失介於4萬到8萬之間。
這場戰役不少中共士兵被活活凍死,其中有三個連隊被凍成「冰雕」,生還者寥寥幾人。原因是當時毛澤東親自下令立即軍隊入朝,要求急行軍扔下棉衣重裝備,輕裝前進。
法國猶太老闆:神告訴我們,只有一位中國人能救人類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解鎖ChatGPT|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探尋中華復興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華文明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中共將這些凍死的兵士打造成「冰雕連」的所謂「英雄」符號。大陸資深媒體人羅昌平2021年把「冰雕連」稱為「沙雕連」,暗諷中共領導沒有思考和判斷能力,並質疑這場戰爭的正義性。被冠上「侮辱先烈」的罪名,被捕入獄7個月。△
from 中共高層內幕 - 禁聞網 https://ift.tt/FPgaD5x
via IFTTT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