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3日星期四

繼承傳統 小夫妻紮根鄉土 泥塑生意火(多圖)

傳統 小夫妻紮根鄉土 泥塑火(多圖)

畢馨晟



許明笙和妻子朱悅在忙碌著。



許良國在指導兒子兒媳製作好泥塑的要領。



許明笙在自己的工作室義務向傳授泥塑技藝。

【來源:人民報轉自網路,旨在為讀者提供多元信息,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今年8月7日,新華網的圖片頻道刊登了一個圖片新聞《紮根鄉土的「90後」泥塑夫妻文件》,10張圖片使用同一個解說:

8月6日,許明笙和妻子朱悅在製作泥塑。「90後」青年許明笙和妻子朱悅2016年從中國美術學院畢業,他們放棄其他工作機會,選擇回到許明笙在浙北山區湖州市吳興區埭溪鎮的老家,繼承父親許良國的泥塑手藝,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泥塑匠人。 兩年來,從人物到神獸,許明笙和朱悅在父親的指導下掌握了泥塑的基本要領,目前他們每年要製作三四百尊泥塑,訂單已經排到了三年後。他們還在自己的工作室義務向青少年傳授泥塑技藝。「返鄉創業是挑戰也是機會,」許明笙說,「在學院接受教育,又回到鄉土,我們希望能給民間泥塑帶來更多新的東西。」



他們製作的歷史名人一臉正氣,面相慈威。



許明笙和父親在製作巨大的歷史名人塑像。

根據圖片,我們發現圖片解說里所說的「人物」不是普普通通的人物,而是古代民族英雄、名垂青史的歷史人物。這說明炎黃子孫畢竟是炎黃子孫,數千年的歷史,沉澱在骨子裡和血液中,那不是69年的洗腦就可以洗掉的。

訂單已經排到了三年之後,顧客的需求證明了他們的選擇是對的。

傳統藝術是有來源的



許明笙和父親在製作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巨大塑像。

泥塑,俗稱彩塑,泥塑藝術是中華民族神傳文化中的一種古老民間藝術,可上溯到距今4千至1萬年前的新石器時期。史前文化地下考古就有多處發現。浙江河姆渡文化遺址出土的陶豬、陶羊時間約為6千至7千年前左右;河南新鄭裴李崗文化遺址出土的古陶井及泥豬、泥羊頭時間約為7千年前。可以確認是人類早期手工捏制的藝術品。它以泥土為原料,以手工捏製成形。

自新石器時代之後,泥塑藝術一直沒有間斷,發展到漢代已成為重要的藝術品種。考古工作者從兩漢墓葬中發掘了大量的文物,其中有為數眾多的陶俑、陶獸、陶馬車、陶船等等。

兩漢以後,隨著道教的興起和佛教的傳入,道觀、佛寺、廟堂興起,直接促進了泥塑的需求和泥塑藝術的發展。

泥塑藝術發展到唐宋時代,泥塑藝術發展到頂峰,宗教題材的大型佛像繼續繁榮,著名泥塑有甘肅敦煌莫高窟的菩薩,山西太原晉調的宮女等。元代之後,歷經明、清、民國,泥塑藝術品在社會上仍然流傳不衰。

清代,泥塑形成南北兩著名流派:北方有天津「泥人張」,南方有無錫惠山泥人。「泥人張」指天津泥人張長林,是捏塑世家,作品以寫實為特色,人物造型,音容笑貌,色彩裝飾,無不強調一個「像」字。其子張兆榮、孫張景桔繼承祖業。 惠山泥人分兩類:一類供兒童玩耍、「大阿福」是最典型的作品。另一類為「手捏戲文」,主要塑造歷史人物。這類泥人很注意動態刻畫,造型適當誇張,表現技法精練,色彩純樸、深厚。現代著名藝人有胡新明、王忠富、於慶成等人。此外,陝西鳳翔、河北白溝河、蘇州虎丘等地亦為著名的民間泥塑重要地區。

泥塑的製作方法



許明笙正在檢查晾曬的泥塑。

泥塑不僅是藝術,而且也是力氣活兒。

其製作方法簡便易行,將粘土和紙漿攪拌成塑泥,先制好模子,翻成胎坯晾乾,上白色底粉,隨後塗彩、繪畫和上光。

泥塑的基本用料泥土需精心準備,一般選用帶些粘性又細膩的土,經過捶打、摔、揉,有時還要在泥土裡加些棉絮、紙或蜂蜜。泥塑的模製一般分為四步:制子兒、翻模、脫胎、著色。制子兒就是制出原型,找一塊和好的泥,運用雕、塑、捏等手法,塑造好一個形象,經過修改、磨光、晾乾後即可。



朱悅在檢查晾曬的泥塑。

有些地方還要用火燒一下,加強強度。翻模就是把泥土壓在原形上印成模子,常見有單片模和雙片模,也有多片模。脫胎就是用模子印壓泥人坯胎,通常是先把和好的泥擀成片狀,然後壓進模子,再把兩片壓好泥的模子合攏壓緊,再安一個「底」,即在泥人下部粘上一片泥,使泥人中空外嚴,在胎體上留一個孔,使胎體內外空氣流通,以免胎內空氣壓力變化破壞泥胎。



許明笙正在進行最後一道工序著色。

最後一道工序是著色,素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說。一般著色之前先上一層底色,以保持表面光潔,便於吸收彩繪顏色,彩繪的顏料多用品色,調以水膠,以加強顏色附著力。最後上光。

上大學不是唯一的出路



許明笙和妻子朱悅希望孩子們從小就熱愛民間藝術。

許明笙和妻子朱悅不僅自己回鄉繼承父業,而且在自己的工作室義務向青少年傳授泥塑技藝。為什麼呢?一來兩個人忙不過來,二來總得有人傳承。

在國民政府當政時,各種祖傳的手工藝作坊都有自己的絕活,而且生意興隆。中共非法建政後,對於讓百姓自謀生路、社會安定並不感興趣,的目地已經在它的黨名上體現出來,那就是把全民的財富都「共產」到它那裡去。

在中共爭權奪利的思想熏陶下,幾乎所有的年輕人都只奔向一個目標──大學。他們以為拿到文憑就能掙大錢呢。結果很多民間藝術失傳,大學畢業生太多,就業成了老大難。

上個星期,看到一篇文章,題目是《填補職位空缺 美國企業與高中合作培養未來工人》。報導說,來自美國羅得島州考文垂(Coventry)的加布?施納(Gabe Schorner)一直不認為自己是個學習能手,直到他加入了高中的一個新培訓科目:焊接。在那個工業化的教室里,施納發現自己一下子就被熔化的金屬和他調出來的亮藍色所迷住了。憑藉所學到的技能,施納直接被位於羅得島的潛艇製造商電動船公司(Electric Boat)全職招聘。現在他在那裡每小時賺16.5美元。他表示:「我不喜歡『去上大學』這個想法——我不想負擔那些債務和其它任何壓力。」

此前該州最大的僱主之一電動船公司宣布,它計劃在未來十年內僱用1.4萬名新員工。但該公司無法從剛畢業的大學生中招到足夠的僱員,所以決定轉向高中。一個名叫考文垂的高中開設了焊接技術培訓項目,培訓是免費的。結果證明是成功的。

這個學校認為,真正愛護那些苦苦追求學士學位文憑,但可能又沒有學習實力或經濟基礎的學生,就應該引導他們走職業高中這條路。這樣的技能培訓能使他們在未來獲得穩定就業。

目前,在全美國範圍內,專註於職業教育的高中生人數在過去十年中增長了22%,達到360萬。

這個例子說明,不是每個人都是上大學的料,上大學對每一個人不都是最佳選擇。許明笙去北京上了大學,學到了一些專業知識,並沒有選擇留在大城市與老同學們爭搶飯碗,而是回到山區老家,在寬敞的農家院子里,過著沒有爾虞我詐、平靜又受到顧客歡迎的舒心日子。

繼承父輩的傳統民間技藝,塑造千百年老百姓心中的神佛、神獸與民族英雄和廉政清官,許明笙和妻子朱悅選擇的這條路註定會越走越寬。(文/畢馨晟)△

(人民報首發)

本文標籤:, , , , , , , , , , ,


from 中共高層內幕 – 中國禁聞網 https://ift.tt/2LlqZle
via IFTTT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